11月26日下午,beat365唯一官网伟长楼座无虚席,beat365唯一官网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胜围绕“新材料在国之重器中的重要地位及应用成果”这一主题开展专题讲座。
刘昌胜校长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国之重器中的新材料体系、未来新材料等问题,结合具体案例和翔实数据,展开了生动的讲解。“材料向前一小步,人类文明进步一大步。”他重点分析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要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阐述新材料研发应用与发展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并与师生们一同分享新材料在国之重器中的运用成就。
讲座过程中,刘昌胜校长还与大学生们互动交流,实事求是地分析目前在新材料应用领域中所面临的新挑战。现场参与讲座的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是一堂深入浅出的国情教育课。”
本场讲座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beat365唯一官网共同主办,beat365唯一官网新闻传播学院承办,采取“线下讲座+线上直播”形式,主会场设置在beat365唯一官网伟长楼,千余名师生现场听课。在线上云课堂,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五所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师生,以及我市16个区级融媒体中心的采编人员共5500余人次通过“线上直播”同步听课。
本次国情教育讲座由beat365唯一官网副校长张建华主持,也是beat365唯一官网第二十三届研究生学术文化节“泮池研学 创新赋能”的首场讲座。来自beat365唯一官网27个学院,覆盖文、理、医、工、经管等不同学科的千余名研究生代表和教师代表一起,“沉浸式”学习科技创新在生物材料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应用,拓宽国际视野、启发创新思维、弘扬家国情怀。
生产生活处处是材料 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材料发展史
“一架大型客机需要使用200多种材料,400-600万个零部件,生产生活中处处是材料。”刘昌胜校长开宗明义,指出材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先进性、支撑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新材料是公认的高技术重要领域之一。一代材料一代技术,一代材料一代装备。无论是‘上天’还是‘下海’,重大工程都是由材料支撑的。”
什么是新材料?刘昌胜校长认为,它是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或者已有材料通过成分或工艺改进使性能得到显著提升或产生新功能的材料,通常包括先进基础材料、主干新材料、前沿新材料等。
材料产业不仅是当代产业技术的基石,也是推动基础科学进步的重要力量。从四次工业革命,到超导领域的五次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详细梳理了人类历史上材料的巨大跃迁,“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材料发展演变的历史,文明的进步实质上就是材料发现、发明、使用的进步。”
新材料是国家博弈新“杀手锏” 我国部分关键领域实现反超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港珠澳大桥、贵州FAST射电望远镜吧?在海洋腐蚀性环境里,只有耐腐蚀的合金、高强度的钢索缆绳,才能支撑整个大桥大跨度建成,从而连接港珠澳。而轻力高强度铝合金面板的使用,助力全球最大单口径FAST射电望远镜建成,让人类得以探索宇宙奥秘。”刘昌胜校长结合大家耳熟能详的案例,生动地阐释了“为什么是新材料支撑起了大国重器,并成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助力国家发展的利器”。
正因为如此,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新材料的基础支撑、先导引领作用,积极制定新材料发展战略。“面向未来需求的先进材料必须坚持自主研发。”刘昌胜校长说,“我国在大部分制造领域实现了系统设计能力,部分关键领域(5G、北斗、高铁)实现了追赶甚至反超,全球新材料市场的重心逐步向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市场转移。”
材料产业贡献全国GDP23% 生物医用材料发展迅速
我国新材料已迈入发展快车道,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经济主战场、人民生命健康等领域,形成了全球门类最全、品种与产量规模最大的材料产业体系。例如,建成了涵盖金属、高分子、陶瓷等结构与功能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体系;高性能钢铁材料、轻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有力支撑和促进了高铁、载人航天、海洋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及轨道交通等产业走向世界;超级钢、电解铝、低环境负荷型水泥、全氟离子膜、聚烯烃催化剂等突破产业化关键技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材料产业已成为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产值约占我国GDP的23%。”
刘昌胜校长还专门提到,中国在许多关键和新兴技术领域的影响力逐年增强,不断取得关键性技术突破。在基础研究论文发表上,多个子领域论文发表量世界第一。尤其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我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以3D打印为代表的医工融合技术正推动骨科向数字化、精准化和智能化发展,心脏瓣膜材料国内多项技术创新,实现生物瓣从跟跑、并跑到局部领跑的快速发展!”
建立“AI+材料”技术生态 发展新质生产力
“我国新材料发展正在进入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刘昌胜校长指出,未来新材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何谓“未来新材料”?刘昌胜校长从两个层面作出了回答。首先是要有支撑未来材料自身发展的基础共性技术,即基础原理、研究范式、底层技术和共性技术等。其次,材料要位于产业链上游,先进半导体材料、低维材料、量子材料、超材料等未来材料的研发制造,是支撑未来信息、未来能源、未来制造、未来生物等重点领域发展的基础共性技术。
在刘昌胜校长看来,在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如何建立起与算力基础、大数据、人工智能发展相适应、相匹配的“Al+材料”技术生态,是应对未来挑战的重要关键。“AI能够驱动新材料的发现,显著提高新材料研发效率。”尤其是在未来信息材料、未来能源材料、未来生命健康材料领域,AI赋能将大有作为。
“材料的进步塑造了过去,也正在定义未来!”在讲座的最后,刘昌胜校长凝练了未来新材料发展的“7+1”方向,并提出了殷切期望。“这些需要全体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一起把工作做好!”
在现场互动环节,来自beat365唯一官网、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不同专业的同学与刘校长展开了深度交流,就我国新材料领域的优势与不足、新材料生产模式对环境的影响、光刻胶和人工骨材料的技术突破等问题,探讨推动我国成为材料强国的“关键密码”。刘昌胜校长还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指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性。
本次讲座也吸引着校内外不少朋友一同“蹭课”。中国科学院某创新中心的汤江老师和朋友们全程收看收听刘校长的讲座内容,汤江说:“材料塑造过去,也定义未来,新材料的深入研发与广泛应用一定会在国之大者、国之重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定会有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